防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
2月下旬,三箭集團的7輛大巴車出發前往四川、江蘇、河北等6省市迎接141名建筑工人。據了解,這是疫情防控期間,山東三箭集團為復工復產開展的“點對點”包車服務。截至目前,三箭集團共派出20批40多車次建筑工人返崗專車,包括省內市外等各種形式的用工,累計有5000多工人返崗。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
疫情發生后,三箭集團迅速成立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承林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統籌協調集團疫情防控工作。集團制定了工作方案,部署防控工作,利用信息化辦公、遠程視頻會議等形式制定詳細的防疫防控方案及應急預案。為加強職工流動管理,三箭集團認真做好摸排核查工作,準確掌握職工特別是省外和省內市外返濟職工及共同居住親屬的詳細情況,實行報備制度,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三箭集團總經理劉家昌表示:“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復工復產號召,2月10日開始逐漸復工。但同時也面臨了三個問題,人怎么來?怎么管?防疫物資如何保障?首先,集團有眾多需要盡快復工的建設項目,建筑工人返程是個難題,所以我們研究后根據國家出臺的相應政策,決定包車前往省外將人員接回濟南,省內人員憑健康證返回項目;第二,所有項目封閉管理,一人一測刷卡出入,一天四次體溫測量;再就是防疫物資,隨著各項目逐步復工,口罩消耗量巨大,通過市國資委、住建局等部門的協調,已經準備了一定量的口罩和消殺物資,可以保障各項目人員返崗復工。”目前,三箭集團復工復產不斷提速,2月10日關鍵崗位人員全部到崗,2月24日全部員工到崗。
據了解,三箭集團所有施工項目實行封閉管理,落實實名制管理,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施工班組及務工人員進行全面梳理、排查,詳細信息登記造冊,加強源頭管控。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較為分散的特點,采取分批到位、先行隔離、現場封閉、班組集中、防疫消殺等措施實現安全生產。山東三箭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新剛介紹:“為了保證所有項目加速復工,我們一方面繼續組織點對點包車前往省外接工人返濟,并組織好本地勞動力,另一方面我們對復工預案、防疫物資儲備、原材料采購、工程機械調配等進行同期籌劃,我們已采購儲備了1萬多噸鋼材保證施工。”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三箭集團承建的省市重點工程全部復工,開復工率達到98%以上,三箭混凝土攪拌站、三箭格瑞門窗等實體生產單位也順利復工,開始生產。
疫情在哪里,黨員就戰斗在哪里
自疫情發生以來,三箭集團充分發揮黨建保障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壓實防控責任,構筑嚴密防線,企業領導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為湖北、武漢等疫情重災區自愿捐款,累計捐款30萬元,其中黨員捐款17萬元。
除了捐款捐物,三箭集團還積極組織志愿者隊伍,支援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們放棄假期休息,自愿加入到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所在社區或本村百姓的健康守護好大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協助發放疫情防控倡議書,有的在檢測點、勸返點進行義務執勤站崗,為出入人員檢測體溫、詢問來往車輛,還主動承擔起全村居民疫情防控調查信息的電子錄入工作。他們大部分都是“共產黨員”,面對疫情風險,挺身而出,在防控疫情的戰場上站在前列、沖在一線,發揚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和“追求卓越、奉獻社會”的企業使命。
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百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減少外出。作為社區“守門員”的物業服務企業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全力守護著社區住戶的健康安全。山東三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承擔著全市18個物管項目的物業服務工作,自1月25日開始全員返崗,強化管控措施,所轄各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外來車輛一律嚴禁進入,在門口設置體溫檢測點,所有進出小區的人員、車輛需進行核實登記,檢測體溫、掃碼登記無問題后才可進入。每天進行2-3次園區內消殺工作,對單元門、電梯按鍵等易觸摸位置實施定期擦拭消毒;對垃圾箱、地下車庫、公共文體設施、樓道等公共區域用消毒液、酒精進行每日消殺,確保公共空間環境安全。
防疫不松勁,復工加把勁。三箭集團將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貢獻力量。